117億!明星偷漏稅名單疑似曝光!-寶順財務
  • ?

    首頁> 知識庫> 117億!明星偷漏稅名單疑似曝光!

    117億!明星偷漏稅名單疑似曝光!

    來源:未知來源 時間:2023-09-27 00:00:00瀏覽次數:276次

    8月31日宋祖兒被實名舉報偷稅漏稅!


    9月3日蔣依依被實名舉報偷稅漏稅!


    更有人曬出了117億補稅名單,涉及大半個娛樂圈!

    117億補稅名單曬出

    涉及半個娛樂圈!


    宋祖兒、蔣依依偷漏稅事件還未平息,有網友借著熱度帶話題發文:“117億們,五年了,該出來見見光了?!?/p>


    同時還放出三張圖片,疑似是當初涉及到稅務問題進行補款的名單,演員、歌手、導演都有涉及,超30多位當紅明星和業內,可以說大半個娛樂圈都補稅并自查了。


    這位網友爆料的第一張圖片展示了全國重點影視從業人員在京自查情況統計表,這份名單長得令人咋舌,其中涵蓋了30多位影視從業人員,他們不僅是演員,還包括了歌手、導演等職業。盡管名單經過打碼,但還是難以掩蓋一眾明星的身份。


    盡管上述事件已經過去5年之久,明星們也已經自查補稅了,但事實上還是偷漏稅在先。


    作為公眾人物,如果連遵守法律這個最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又何談榜樣力量?希望藝人們都能受到警醒,約束自身!


    當然了,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我們都應該堅守道德底線,誠信待人。讓我們一起關注這起事件的后續進展,共同期待娛樂圈的風清氣正!

    稅局發文:嚴查明星藝人!
    個稅監管成重中之重!


    早在2021年,稅務總局辦公廳發布通知:加強文娛領域從業人員稅收管理。


    北京、廣東、上海、浙江、江蘇等多地稅務部門也相繼發布過通告,要求明星藝人和網絡主播等抓緊自查并主動報告和糾正涉稅問題。

    滑動查看各地通告↓

    北京

    廣東

    上海

    浙江

    江蘇

    相關通告指出:

    依法納稅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明星藝人、網絡主播等社會公眾人物,更要嚴格遵守稅法規定。


    而對于網紅明星的處理,早從2018年就開始了,到2021年短短4年時間,據統計,高收入人群偷逃個稅高達47億!這也就是為什么把直播平臺和高收入人群列入重點關注的領域的原因。


    到2021年底,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更是聯合發文,對“持有股權、股票、合伙企業財產份額等權益性投資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以下簡稱獨資合伙企業),一律適用查賬征收方式計征個人所得稅”。


    再到2022年9月,海南省稅務局聯合市場監督局,首次開展了對“雙高”人群的抽查工作。


    種種跡象表明,對個稅的“嚴征管”是未來稅收征管的重點環節。而高效、精準的金稅四期上線后,必將會對個稅提供更有力的監管。

    網紅、明星為何頂風作案、頻頻逃稅?


    探究網紅、明星為什么會出現逃稅行為,需要先對原生性納稅人行為進行了解。


    原生性納稅人行為是指在不存在稅收管理的情況下,納稅人面對業已確定的稅收制度所做出的各種納稅行為。主要包括原生性稅收遵從和原生性稅收不遵從。

    原生性稅收遵從是指在不存在稅收管理的情況下,納稅人面對業已確定的稅收制度所做出的各種依法納稅行為。

    原生性稅收不遵從是與原生性稅收遵從相對應的概念。主要表現為:納稅人不能完整、準確地理解性稅收法律與法規,不能正確認識稅收的性質與作用,不能自覺、準確、及時地履行納稅義務。


    具體地說,原生性稅收不遵從又包括無知性不遵從和故意性不遵從兩種類型:



    無知性不遵從


    指納稅人因為不知道稅法而不能依法納稅。



    故意性不遵從


    是指納稅人在知道稅法的前提下,有意地不依法納稅。


    根據故意性不遵從產生的原因,可以將其劃分為自私性不遵從和對抗性不遵從;

    根據故意性不遵從的表現形式,可以將其劃分為公開性不遵從和隱蔽性不遵從。


    理論上來說,納稅人具有理性經濟人的屬性,面對社會整體利益,都有維護自己個別利益的沖動,在沒有稅收征收管理的情況下,必然會選擇不依法納稅。


    但是,稅收具有一般報償性(或稱為無償性)。


    稅收是文明的代價。文明社會基本的生產與消費都離不開和平的環境、安定的秩序和便利的公共設施等,而這些都需要稅收來提供支持。


    對于社會整體來說,納稅人交稅,政府提供前述的公共產品與服務,二者是互利的;但是從個體來說,這種互惠卻不是嚴格的等價交換。


    因此,就會出現一部分人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關系,不愿意為實現公共利益而承受稅收負擔,最終逃避繳納稅款。

    如何對這類高收入人群

    進行稅收征管、減少偷逃稅問題?


    對于這類高收入人群,如何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稅收征管呢?廈門大學副校長楊斌曾經談論過解決的方法:


    “為了解決對工薪收入者以外的高收入者(如演藝明星、商人、高級政府官員)等征管困難問題,可推行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最低限度稅制度或辦法,如:

    私營企業家按其全年營業額或支付的職工工資額或流動資本數量,并根據行業盈利情況,分地區確定最低限度稅稅基;


    演員、運動員等按抽樣調查的年收人劃分等級,確定不同最低限度稅稅基,他們選擇納稅后,向社會公布,一等的演員,如果選擇二等以下的納稅等級,就會自我貶值,這會形成約束;


    政府官員可按級別綜合考慮工資收入和為官的福利收入,確定最低限度稅稅基;


    如果納稅人覺得按此辦法納稅多于按申報的規范辦法納稅,可選擇申報辦法,多繳的稅收可予以退還?!?/p>


    小天認為,上述構想是合理的并且可以實現的。


    針對高收入人群建立一種“選擇性最低稅”制度,稅務部門可以根據行業平均收入水平或利潤水平等指標,規定或指定方法計算出這類高收入人群應交的最低限度的稅,將稅收流失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實踐上,可以借鑒美國“選擇性最小所得稅(Alternative Minimum Tax,以下簡稱AMT)”制度。

    美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制采取的是兩套系統并存,除了常規的個人所得稅稅制系統外,還有一套針對高收入納稅人的特殊稅制系統,即可選擇最低限度稅AMT。


    納稅人申報個人所得稅時要按常規系統和AMT系統分別計算出全年應納稅額,然后取二者中的大者,作為其當年實際需要申報繳納的應納稅額,也就是說政府最低也可以征收到AMT計算出來的稅額。


    AMT的實行不僅增加了美國的財政收入,還提高了人們對社會總體公平的心里印象。


    因此,小天認為,隨著我國稅收征管水平的不斷提高,可以結合我國具體的實際情況來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選擇性最低稅”制度,可以幫助解決我國稅法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有利于“高收入低交稅”這種不正?,F象的消除。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不要為了一時貪欲,“出道半生,歸來‘凡’為素人”。


    2023年7大稅務稽查重點


    近年來,因為虛假申報、偷稅漏稅被查的明星和網紅不在少數,這幾年明星、網絡主播偷稅漏稅案例實在是太多了。


    且不少明星、網絡主播屬于高收入群體,偷稅漏稅很容易成為稅務稽查重點。


    進入2023年,各地稅局都開始通報稽查名單和稽查報告,曝光違規涉稅案件也逐漸成為常態化,通過這些曝光的案件可以看出稅局的監管形式有以下幾個重點:


    01|虛開發票


    現在國家已經打造了最新稅收分類編碼和納稅人識別號的大數據監控機制,虛開發票一旦被稽查,除了補繳稅款,構成犯罪的,更要承擔刑事責任。


    02|公轉私


    《關于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表示:嚴懲虛構支付結算,公轉私、套取現金,支票套現。


    03|騙取出口退稅


    稅務總局、公安部、海關總署、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四部門聯合預防和打擊違反稅收法規,采取以假報出口等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04|增值稅零申報


    作為一些企業常用的手段,增值稅零申報也是稅務稽查的重點對象。零申報持續時間一旦達到6個月,稅務機關就會對企業展開分析調查,確認企業是否存在隱匿收入等問題。


    05|虛列人員工資


    針對人員工資,稅務機關會從工資支出憑證、企業職工人數、薪酬標準等方面嚴查工資費用。


    06|稅收優惠企業認定


    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也是稅務機關清查的重點。


    07|稅負率異常


    稅務異常一直以來都是稅務稽查的重點,如果企業平均稅負上下浮動超過20%,稅務機關就會對其進行重點調查。

    這9種避稅行為,查到必罰!

    一、隱瞞收入


    有些企業利用私戶、微信、支付寶等收取貨款來隱匿部分收入,或存在大額收款遲遲不開發票,或給客戶多開發票等等,注意了,以后還這樣操作可要小心了!


    金稅四期不僅僅通過你申報的數據,來核實是否異常??赡苓€會通過企業銀行賬戶、企業相關人員的銀行賬戶、上下游企業相關賬本數據、同行業收入、成本、利潤情況等來稽查比對。


    且央行早已施行了大額現金管理試點,公轉私、私轉私都將會嚴查!

    三種情況,會被重點監管


    (1)任何賬戶的現金交易,超過5萬;


    (2)公戶轉賬,超過200萬;


    (3)私戶轉賬超過20萬(境外)或50萬(境內);


    二、虛列成本


    主營成本長期大于主營收入,如:


    (1)公司沒有車,卻存在大量的加油費;


    (2)差旅費、會議費、咨詢費等異常;


    (3)工資多申報或少申報;


    (4)買發票,多結轉成本,后期紅沖或補發票;


    (5)計提了費用卻遲遲沒有發票等等。


    這些都是嚴查的重點。


    三、買發票


    有些企業一缺成本費用,就想到了買發票,殊不知,你省的那點稅,還不夠罰款的。


    且買發票屬于虛開發票,搞不好還會背上刑事責任。


    即使你走了賬,簽訂了合同,貨物流卻沒辦法一致,一查一個準。

    四、對開發票、環開發票


    對開、環開發票,說白了,就是基于沒有真實業務的情況下,我給你開,你給我開或者再加個第三方。雖然它們都是閉環抵扣,最終未少繳稅,但遞延了納稅,行政法上還是會按虛開發票處理。


    用上述方法“避稅”的企業,要注意了,一旦被查,不但你的進項要轉出,你開出去的發票也要繳稅,還要面臨巨額罰款,真真是得不償失!


    五、故意用現金/個人卡發工資


    有些公司為了避稅,故意用現金/個人卡發放工資,一旦被查,明眼一看賬務就是有問題?,F在都什么時代了,還發現金,用這種方法避稅,不就等于說公司有問題嗎?


    注意以下9類交易容易被稽查:


    六、用現金收支貨款


    有些企業自認為很聰明,虛開發票,對方不打款,直接填寫收據入賬,自認為賬都做平了,就萬事大吉!我就很好奇你賬上的錢是怎么平掉的,用現金發工資還是用現金平借款?


    一旦被查,頻繁用現金收支款或存在大額現金收支款,這就不只涉及虛開發票了,還有可能牽扯出少繳社保、少繳個稅等一連串問題,罰款必不可少,責任人還有可能鋃鐺入獄。


    七、到處找發票抵稅


    有些企業為了少繳稅,還真是把“避稅”用到極致。


    比如:員工工資7000元,其中2000元必須拿票來領工資,長期以往,你公司的費用不會異常嗎?


    八、大量員工個稅零申報


    有些公司為了避稅,個稅長期零申報,員工工資以前都是3500元以下,現在倒提高了,都在5000元以下,永遠都是跟著個稅起征點走,不查你查誰!


    九、代繳社保


    一些企業為了少繳稅,就幫人代繳社保,一是,企業可以光明正大的做工資抵稅(代繳社保人的工資一般采用現金形式平賬);二是,代繳社保還可以收點手續費。


    在這我只能說,一旦被查,不但涉嫌偷稅,還涉嫌騙保,那時候不僅僅是罰款那么簡單了,還會面臨刑事處罰。


    相關資訊

    ? 色色五月天女人私密国语对白,亚洲乱码一区二三四区ava,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丰满少妇内射一区